今年6月起,湖北全面推行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雙報到”制度,全省104萬余名黨員干部常態化參與下沉社區工作。當前,這項工作正處在持續深入推進階段,廣大下沉黨員干部同社區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心用情為社區和群眾解憂紓困,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群眾身邊。
新形勢下的社區治理不僅僅是雞毛蒜皮、家長里短,還會面臨各類應急突發事件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事件。社區工作者是一支值得信賴的專業力量,但僅僅依靠社區力量遠遠不夠。推行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旨在將疫情防控期間在職黨員干部下沉社區的經驗做法固化為制度,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與社區互聯共建共享,引導社區打好平戰結合牌,形成在職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長效化機制,在不斷壯大社區治理力量、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的同時,加大對深化新時代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路徑探索。
宜昌市公安局下沉黨員發起“幸福來敲門 關愛獨居老人”公益項目,常態化開展幫扶活動;十堰市人民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骨科研究所所長帶隊進駐社區,當起了居民群眾的“網格家庭醫生”;荊門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全脫產下沉,將黨的力量向基層延伸,推動建設“紅色樓棟群”。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中,下沉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肩并肩,手牽手,心連心,構筑起一道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線。他們把社區居民發動起來,把人民的力量激發出來,在密切聯系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書寫責任擔當。
在職黨員干部下沉,是深化新時代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必然需要。當前,已基本形成以社區大黨委為依托,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樓棟黨小組和黨員中心戶為補充的基層組織體系。每一名在職黨員干部,都是來自人民群眾,應該把下沉當作一次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生動實踐,把人民群眾的問題掛在心里、抓在手上,積極作為,為建立服務型政府“添磚加瓦”。其中的點滴付出,百姓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踏實肯干、躬身力行,就能在百姓那里收獲掌聲。
春蘭秋菊,各擅勝場。黨員干部參與社區工作,更要重在突出針對性、增強實效性,將自身工作背景與社區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專長。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下沉黨員參與社區舉辦的關愛青少年學習方法指導活動,為前來咨詢的家長及學生答疑解惑。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的下沉黨員利用午休時間幫助社區開展安全排查。下沉黨員的加入,不僅提升了社區服務能力,而且他們來自各行各業,能發揮各自資源和優勢,為做好社區工作貢獻智力、物力。接下來還要進一步發揮社區、物業、業委會和下沉黨員的多方聯動作用,不斷完善協商議事機制,做到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真正實現“難題同解”和“大事同辦”。
廣大黨員干部在下沉社區工作中帶頭垂范、勤勉履職、扎實盡責,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濃厚感情開展群眾工作,引導人民群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社會治理當中來,就能使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帶領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稿源:荊楚網
作者:薛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