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早在晉代,人們就已經開始把艾蒿掛在門上。這一傳統習俗的背后,是民間辟邪防瘟疫疾病,禳解災異、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端午實際可以算是傳統的公共衛生節。
千百年來,中國百姓飽受血吸蟲病、絲蟲病、鼠疫、霍亂等傳染性疾病的摧殘。新中國成立之初,昆山等地血吸蟲病肆虐,愛國衛生運動應運而生。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端午采取云上直播的方式進行。萬水千山阻隔不了屈原詩歌和愛國精神的傳遞,“云上端午”成為中華大地一道新的風景線,也為傳統節日找到了新的打開方式,煥發出新的活力。
我們在紀念屈原禮贊抗疫英雄的同時,也該思考如何保衛這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除了常戴口罩,減少聚集,使用公筷,愛國衛生運動也應成為常態,不斷改善公共環境衛生,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衛生素質,防病于未然。
愛國衛生運動不是簡單的打掃衛生,而是要融于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勤洗手、多通風,咳嗽、打噴嚏時掩口鼻,不隨地吐痰,和野味說拜拜,只有每個人都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才能實現全民健康。
愛國衛生運動是一項群眾運動,必須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各職能部門履職盡責之外,還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群眾的主動性、自覺性。只有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才能實現全民共建共享。
愛國衛生運動應形成長效機制,常抓不懈,同時與疫情防控、文明創建有機結合,全面開展城市環境大掃除,營造干凈衛生的的公共環境,充分發揮其在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市生態環境局長陽縣分局 楊倩